雅鲁藏布江中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布及风险评价
采用了欧共体BCR分步提取的方法,对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段人口密集区的表层沉积物中的9种重金属元素( Cd、 Co、Ni、Cu、Zn、Pb、Cs、As和Cr)不同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形态分布特征.并分别用风险评价编码法( RAC)和沉积物质量基准系数法( SQG-Q)对沉积物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①元素Cr、 As主要赋存于残渣态(占87℅~96℅),Ni、Cu、Co和Cs赋存特征较为相似,来自非残渣态约占20℅,元素Cd酸可提取态和可还原态约占65℅,表现出较高的生物毒性;②由RAC评估得出元素Cd有效态占37.38℅,对环境构成高风险等级,元素Co、Ni、Cu和Zn对环境的危害处于低风险状态,元素Pb、Cs、As和Cr处于无风险状态,单从重金属形态的生物有效性评价,雅江沉积物对环境构成的风险排序为Cd﹥Co﹥Ni﹥Cu﹥Zn﹥Pb﹥Cs﹥As﹥Cr;③沉积物SQG-Q系数为0.804,具有中度的潜在生物毒性效应,鉴于该研究重金属元素主要赋存于残渣态,并且重金属平均含量除元素Cr和Ni外,其余元素均小于TEL和PEL值,所以,该河段总体上处于较低的风险等级,受到人为污染活动较少,污染程度较低.
重金属、BCR方法、赋存形态、风险评价、雅鲁藏布江
X52;X820.4(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398,41271015;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SKLCS-ZZ-2008-01
2014-09-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346-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