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分层组分及其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研究
针对活性污泥的胞外聚合物(EPS),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CER)法和离心/超声波法对总EPS和分层EPS(由外至内依次为slime,LB-EPS,TB-EPS)分别进行提取,测定EPS中多糖(PS)、蛋白质(PN)和DNA的含量,并对各EPS溶液的理化特性随溶液条件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EPS的化学组分(PS、PN和DNA)在TB-EPS层中含量最高,其亲水性组分的含量高于疏水性组分,但PN的疏水比高于PS.各层EPS中PS/PN的值对其Zeta电位和等电点有重要的影响.其中,PS/PN越高,各层EPS的Zeta电位越小,分层EPS的等电点越高.各种EPS溶液pH的增加导致其Zeta电位基本呈下降趋势,对应的等电点分别为pH总EPS=2.9、pHslime=2.2、pHLB-EPS=2.3、pHTB-EPS=1.3.离子强度的增加可以导致EPS溶液的电导率呈直线上升,对应的Zeta电位却迅速增加然后趋于稳定,但并未出现电位逆转现象.此外,升高温度(〈40℃)可以降低各种EPS溶液的表观黏度,并在40~60℃之间时逐渐趋于稳定.
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分层组分、理化性质、变化特征
33
X703.1(一般性问题)
中央高校专项基金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创新计划项目JC2011-1,TD201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035,20977008;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00014110004
2012-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522-3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