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524/j.issn.0254-6108.2022091602
赤潮生物伊姆裸甲藻(Gymnodinium impudicum)毒性和温度适应初步研究
2021年8月26日,我国广东省海门湾海域暴发了一起裸甲藻赤潮,现场藻细胞密度达3.39×103 cells·mL-1.本文对该次赤潮肇事种进行了形态学与系统发育学分析,对现场赤潮水样进行了海洋青鳉鱼(Oryzias melastigma)48 h急性生物毒性分析,对赤潮藻纯培养细胞进行了卤虫(Artemia salina)48h急性生物毒性分析、溶血活性测定以及最佳生长温度研究.结果表明,此次赤潮肇事种为伊姆裸甲藻(Gymnodinium impudicum).急性生物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赤潮海水对海洋青鳉鱼无明显致死效应,海洋青鳉鱼48 h内游动正常,无异常反应.该藻纯培养藻种对卤虫具有一定的致死效应,藻密度4.32x l03cells·mL-1时,48h卤虫死亡率为35%.溶血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该藻溶血活性较低,藻细胞密度为3.66×103 cells·mL-1时,溶血活性百分数为26.7%.实验室纯培养下,该藻对温度适应性较强,在20℃、25℃、30℃下均可生长,最高密度达(2.35-2.54)×104 cells·mL-1.25℃时藻细胞比生长速率最高(μmax=0.371);33℃不适宜该藻增殖,此温度下,藻密度长时间维持在(1.40-6.85)×102 cells·mL-1.本次赤潮为我国南海海域首次报道伊姆裸甲藻赤潮,该藻的潜在危害及赤潮灾害效应值得进一步关注.
伊姆裸甲藻、生物毒性、溶血活性、温度适应性
42
X55;X145;Q948.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赤潮预警监测关键指标因子建立项目
2023-04-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976-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