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524/j.issn.0254-6108.2019111802
基于流域沉积物氮磷形态的生态风险评价——以沙溪流域为例
本文通过分析沙溪流域沉积物基本理化性质及氮磷形态的赋存特征,并运用单因子指数法与生物有效系数法评价氮磷元素的生态风险,揭示了沙溪流域沉积物氮磷含量的空间变化与环境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沙溪流域沉积物总有机碳(TOC)、总氮(TN)和总磷(TP)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11%-2.37%、812.51-2038.29 mg·kg-1、249.87-722.60 mg· kg-1,且下游河段较上、中游河段高;沉积物不同形态组分分布规律为有机硫化物结合态氮(SOEF-N)>铁锰氧化态氮(SAEF-N)>弱酸浸取态氮(WAEF-N)>离子交换态氮(IEF-N),不同无机磷形态含量大小顺序主要为金属氧化物结合态磷(NaOH-P)>钙结合态磷(HCl-P)>还原态磷(BD-P)>弱吸附态磷(NH4Cl-P),且下游生物有效态磷(BAP=NH4Cl-P+BD-P +NaOH-P)的浓度高于上、中游河段,磷释放的风险最大.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氮存在轻度至重度的污染,并以中度污染为主,磷以轻度和中度污染为主;而生物有效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氮以轻度污染为主,磷以清洁和轻度污染为主.考虑到研究区的环境状况特征,基于总量和形态综合评价的氮磷生物有效指数法可以更好地表征沉积物中氮磷的空间变化和生态风险.
氮磷形态、沉积物、生态风险、沙溪流域、福建
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科技项目;武夷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
2021-07-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471-3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