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085/j.issn.1000-6613.2018-0415
不同电极间距下自生电场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污染行为分析
以自制铜纳米线(Cu-NWs)导电微滤膜为膜组件兼阴极,构建自生电场膜生物反应器(SEF-MBR),研究不同电极间距下自生电场强度、跨膜压差(TMP)与膜污染行为的变化规律,可为MBR技术升级及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当电极间距从4cm减小到2cm时,自生电场强度从0.7mV/cm提高到1.2mV/cm,TMP的上升速度从0.15kPa/d降低到0.08kPa/d.缩短电极间距有利于缓解膜污染.随电极间距减小,静电斥力提高了40.5%,阴极产生的H2O2和·OH浓度也大大增加.电极间距对SEF-MBRs好氧活性污泥的胞外聚合物含量影响不大,但均低于对照MBR系统.共聚焦激光扫描电镜(CLSM)观察发现,与对照系统相比,导电微滤膜表面的污染层厚度减小了20.2%,膜表面污染物以微生物总细胞和 β-D-glucopyranose多糖为主.缩短电极间距可提高系统自生电场强度,进而提高静电斥力及H2O2和·OH产生量,减缓膜污染.
电极间距、电场强度、自生电场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
37
X703.5(一般性问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400707;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015ZX07306001-5;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2011-JNHB-004;江苏省普通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KYLX16_0812项目
2018-12-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4485-4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