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4076.2014.02.146
乌拉力克组砾屑灰岩特征及成因
以蒙古桌子山地区中奥陶统乌拉力克组砾屑灰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从沉积背景、岩性、结构和构造等方面分析了砾屑灰岩的特征,探讨了其成因。通过对乌拉力克组岩性特征,古生物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乌拉力克组沉积环境为深水斜坡-盆地环境。乌拉力克组大套页岩中所夹的砾屑灰岩呈块状,内部不具层理,砾屑大小混杂,无分选,无粒序,反映了碎屑流沉积特征。中奥陶世期间,贺兰坳拉谷发生强烈裂陷,在贺兰坳拉谷边缘发育碳酸盐重力流沉积,主要受同生断裂控制。贺兰地堑具有南强北弱的特征,桌子山地区同生断裂的构造强度相对不大,因此碎屑流沉积总体不是十分发育。由于斜坡坡度大,砾屑灰岩主要沉积于斜坡坡脚处,少数被搬运至盆地边缘,甚至盆地中,但是被搬运至不同位置的砾屑灰岩在发育规模、对下伏地层的侵蚀程度、颗粒大小和磨圆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斜坡脚处砾屑灰岩规模大,底部具有明显的截切面,颗粒大且磨圆差;到盆地处时,由于远离物源区,砾屑灰岩规模小,底部平坦,颗粒小且磨圆相对更好。
桌子山地区、乌拉力克组、砾屑灰岩、碎屑流沉积
P61;P58
2014-0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14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