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2095-3275.2020.02.006

论生态场视阈下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完善

引用
我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脱生态化”、保护主体阙如、法律法规指向性错误、衔接性和协调性不足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应在生态场的统摄下,从生态场的优化、保护主体的界定和法律场的改良三方面进行构建.就生态场的优化而言,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着重于意识场的提升、行动场的引导和自然场的保留;在商谈理论的指引下,保护主体应界定为“国家一外力保护者(社会团体)—传承人”三元结构模式;就法律场的改良而言,应坚持采用行政法作为主要保护手段,但应注重对部分法律制度的修改或增设.

中国大运河、生态场、保护主体、法律保护

35

D92(中国法律)

本文是2018年广东高校科研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高素质法律职业共同体养成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8WQNCX045

2020-06-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40-4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95-3275

41-1420/Z

35

2020,35(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