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3275.2016.06.001
当代转型社会的司法公信力重建——以布迪厄“场域”理论为视角
当前我国司法公信力危机有着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语境,应当将其置于当代转型社会司法场域中加以审视和把握.基于三种不同社会形态司法场域的比较分析发现,在现代西方社会和传统中国司法场域中,司法均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司法公信问题并不突出,处于“隐而不现”的状态.然而在当代转型社会司法场域中,司法公信力呈现出“岌岌可危”的状态,司法公信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制约当代转型社会治理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在于,在当代转型社会中,人们对移植而来的陌生的西方司法制度系统本能的排斥,现代司法未能有效化解转型社会的道德难题,以及其为追求司法中立性而将公众排斥在司法过程之外,缺乏有效的司法参与制度.面对当前“司法职业化”与“司法民主化”的话语纠葛,应当凝聚共识,重申司法公共性面相,抓住当前正在进行的人民陪审制度改革和裁判文书改革契机,重塑司法的公共理性,从而提振司法公信力.
司法公信力、转型社会、司法场域、信任
31
D926(中国法律)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提升司法公信力法治路径研究》研究成果15AFX013
2017-05-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