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2095-3275.2010.05.001

我国诉讼时效之立法模式评价

引用
消灭时效与诉讼时效的直接效果均在于对义务人产生抗辩权,其最终效果均是实体权利本身或其强制力的消灭,且均须通过权利人败诉而得以体现,故二者并无实质区别.鉴于"胜诉权"之消灭并非导致时效效果发生的条件,更不是时效效果本身,只是时效之效果在诉讼程序上的表现,且"诉权二元论"并未为我国诉讼法理论所采纳,故我国诉讼时效之"胜诉权消灭说"应予废止.有关诉讼时效完成后的所谓"自然债务",实质为道德债务,其无法用来解释义务人在时效完成之后一旦履行债务即不得请求返还的情形.我国在保留诉讼时效制度的同时,应将时效完成的效果规定为债权消灭,但以时效抗辩的主张为生效条件.

时效、消灭时效、诉讼时效

25

D923.1(中国法律)

2010-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7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008-6951

41-1291/D

25

2010,25(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