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2095-3275.2004.04.011

论我国劳动就业的法定形式

引用
就业的形式既依据于特定的经济体制,也源于法律的认可与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直接洽谈就业实际上是劳动者竞争就业,但所谓的人才"拍卖"应予取缔.职业介绍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沟通联系提供了方便,劳动者自愿组织起来和自谋职业是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对少数劳动者仍保证其实现第一次就业的机会.我国公民到境外就业,农村劳动者到城镇就业,外国人在中国就业,台、港、澳居民在内地就业等法律规范还有待强化.

劳动就业、职业介绍、就业优惠政策、特殊就业形式

19

D922.182(中国法律)

2004-08-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6-73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008-6951

41-1291/D

19

2004,19(4)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