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4-6755.2020.02.008
室内工厂化培育凡纳滨对虾生态式无特定病原(SPF)苗种的探究
为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室内工厂化培育生态式无特定病原苗种的育苗方法,在室内育苗池开展不同工厂化育苗模式,对育苗过程水质、细菌和虾苗进行跟踪与检验,结果显示:传统方形池和U型池的三种育苗充气模式(气管+气石+铅粒的吊管模式、纳米管模式和PVC底管模式)的水质和细菌均未出现超标,PL5阶段虾苗抗应激成活率达95% 以上,PL10阶段虾苗抗应激成活率达85% 以上;U型池平均育苗成活率77.03%,相比方形池的63.96% 差异显著(P<0.05);U型池虾苗体长日增长率0.06 cm/d,较方形池的0.05 cm/d差异不显著(P>0.05);方形池纳米管模式PL10阶段虾苗体长变异系数达到15.8,相比其余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不同工厂化育苗模式均可培育出生态化无特定病原苗种,方形池的纳米管模式对PL10阶段的虾苗体长变异系数有显著影响,可能不适用于高密度大规格虾苗的养殖;U型池在育苗成活率、虾苗生长速度及虾苗均匀度上优于传统方形池.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室内、工厂化育苗模式、生态式SPF苗种
企业自选科技项目 HNHY -2019 -03
2020-04-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2-2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