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4622.2012.06.007
走向宪政
一、不灭的宪政梦想
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中只有王政,直到清末"西法东渐"时,此数千年不易之"天则"方被打破.经过立宪派多年的不懈努力,光绪三十二年秋七月戊申光绪帝终于发出中国千年帝王"第一谕":"各国所由富强,在实行宪法,取决公论.时处今日,唯有仿行宪政……"[1]这表明中国的政治目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巩固王权到规范权力(主要是王权),从此,宪政成了仁人志士世代相继的梦想,宪政逐渐成为政治行为正当化的标准,宪政研究成为显学,"宪政"一词成为官、学两界的常用词.接着便是辛亥革命、清帝逊位、[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912年3月11日生效),它标志着中国从此跌跌撞撞地走向宪政.
宪政、中国传统、政治行为、中华民国、政治目标、辛亥革命、西法东渐、临时约法、规范权力、法律文化、正当化、立宪派、光绪帝、常用词、宪法、显学、清帝、帝王、标准、标志
TU-;D92
2013-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5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