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4.012
真实情境中教师的差异化行为:S县"联校走教"政策十年观察
政策的有效实施是实现教育政策意义和价值的重要环节.在"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下,教育政策的有效实施取决于一线教师的理性认知、真心参与和全力支持.基于湖北省S县"联校走教"政策历时10年的研究发现,各种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交织联结,构成了影响一线教师流动的真实制度情境和约束条件.作为理性的行动者,一线教师往往会基于自身所处情境解构教育政策并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以截然不同的身份参与"联校走教"政策实施.政策实施中教师承担责任的差异性导致"联校走教"政策目标发生偏移,众多公办教师成为政策的旁观者.在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巨大的背景下,捕捉一线教师如何"做政策"的信息至关重要.只有理解一线教师在特定情境中的真实需求与行为表达,方能理解教育政策实施过程的复杂性,从而为构建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增进政策实施效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政策实施、联校走教、真实情境、差异化行为、做政策
3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类重大培育项目"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研究"CCNU14Z2011;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招标课题"农村教学点网校课程实施及质量评价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脉络下校长和教师流动途径、机制和成效研究"14JJD880001
2019-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2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