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382/j.cnki.1000-5560.2018.06.007
赫尔巴特的性格形成理论研究——基于教育学与伦理学相互关系的视角
赫尔巴特将道德性视为人的“全部目的”,道德教育是通过性格形成而实现的.他克服了康德关于性格的二元论,将人的性格视为一种可塑的性格,并将教育行动和道德判断建基于一种审美的因果性.在这两项努力的基础上,赫尔巴特一方面提出了伦理学的道德判断理念,将教育纳为伦理学的必要环节之一;另一方面则建构起系统的教育理论,说明了实践理念对教育行动的规定以及通过教育而在人的性格上实现道德性的途径.以此,赫尔巴特在其关于未成年人性格形成的理论中形成了教育行动和实践理念在感知-审美层面的一种相互关系.
性格形成、教育学、伦理学、相互关系、赫尔巴特、道德教育
36
国家留学基金
2019-03-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