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出真铁,让风箱发出吼声
谢默斯·希尼(1939-2013)离开我们一年多了.如同那些真正伟大的诗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他逝世后反而成为一种更强有力的在场.
最早读到希尼的诗,是通过袁可嘉的翻译.早在希尼获诺贝尔文学奖前,袁先生就敏锐地发现了这位“继叶芝之后最好的爱尔兰诗人”.袁先生发表于《世界文学》1986年第一期中的“希内诗五首”(包括《挖掘》、《个人的诗泉》等),首次将希尼译介到中国.袁先生在介绍中特意提到希尼诗中“具体的动作和真实的细节”,而在他出色的翻译中,也往往是动作、声音、气味同时到来,有一种“出土文物般的确凿感”.说实话,首次读《挖掘》,我对诗最后那个以笔来“挖掘”的隐喻并不觉得怎么新鲜,但是诗中所充斥的“白薯地的冷气,潮湿泥炭地的/咯吱声、咕咕声,铁铲切进活薯根的短促声响”,读了之后却在我的头脑中久久回荡……
2015-04-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8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