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任脉虚寒论治慢性咽炎1例
慢性咽炎为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为咽部黏膜、黏膜下淋巴组织的慢性弥漫性炎症,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中医称之为喉痹。中医学认为,慢性咽炎是由于外感风热或外感风寒,入里化热,邪热伤阴,肺肾阴亏,津液不足,失于清润肃降之机,虚火上升,耗伤津液,阴虚津少,津枯则液涸无以上承,咽窍失养,发为本病[1]。临床上多辨证为阴虚火旺、气虚痰瘀等证,或滋阴降火或行气化痰或培土生津。针灸治疗多选用肺、脾、肾三经的腧穴,配合咽喉局部取穴治疗[2],选穴数量较多,且由于针刺治疗属侵入性操作,患者依从性较差。兹将从任脉虚寒论治慢性咽炎1例介绍如下。
慢性病、咽炎、中医疗法、任脉、艾条灸、灸法
R766.140.5(耳鼻咽喉科学)
2014-08-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017-101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