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7386.2024.15.008
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融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究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融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行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 620例,通过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感染组32例,未感染组1 588例.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水平;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来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对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未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者PCT、CRP、ESR、WBC水平均升高(P<0.05);感染组患者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为16例(50.00%),其次为粪肠球菌8例(25.00%)、大肠埃希菌6例(18.75%)、阴沟肠杆菌2例(6.25%).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节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在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节段手术、手术时间>2 h、切口长度≥4 cm是影响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多节段手术、手术时间>2 h、切口长度≥4 cm为影响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对以上因素及时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切口感染、影响因素
46
R681.5(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2020E0285
2024-09-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282-2285,2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