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7386.2021.15.034
精神发育迟滞性侵犯和刑事犯罪特点的法学分析
目的 探索精神发育迟滞不同案件的法学特点.方法 对2001至2020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心鉴定的1285例精神发育迟滞案例的人口学资料、案件类型、诊断及法律能力评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精神发育迟滞案例1285例,其中被害人案件748例(58.2%),刑事案件382例(29.7%),民事案件137例(10.7%)为主.女性中轻、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比例分别为54.4%、39.8%、3.0%,男性中轻、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比例分别为85.1%、11.9%、5.4%.男性案件的类型与精神发育迟滞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810,P<0.001),多以刑事案件为主;女性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28,P<0.001),以被害人案件为多.采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已婚(相对于离异或丧偶,OR=2.799,P=0.014)、31~40岁(相对于≥41岁,OR=3.205,P=0.009)、未成年人(OR=4.070,P=0.019)、农民(OR=2.667,P=0.004)、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相对轻度,OR=23.255,P<0.001)是无性自我防卫能力的危险因素.结论 精神发育迟滞既有受害者,也有作案者.女性以被强奸案例为主,男性以刑事犯罪作案居多,关注和防止精神残疾者被性侵犯和刑事犯罪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精神发育迟滞;被强奸;刑事犯罪;性自我防卫能力
43
R749(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指导项目编号:20190439
2021-08-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380-2383,2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