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7386.2019.03.007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破裂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研究

引用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破裂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21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根据脑血管痉挛严重程度,将其分为无痉挛组(n=38)、轻度痉挛组(n=83)、中度痉挛组(n=52)、重度痉挛组(n=39),比较4组受试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流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结果 212例受试者中包括男85例,女127例,患者多≥50岁(58.02%),主要就诊方式为门诊收治(80.66%),夏季、秋季、冬季入院患者所占比例高于春季.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血糖、血钙、三酰甘油、血小板异常(升高或降低)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7.54%、56.14%、47.64%、100%、73.58%;体温、K+、Na+、Cl+异常者所占比例分别为6.13%、54.72%、46.70%、31.60%.Fisher分级结果显示,1级、2级、3级、4级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19%、53.30%、17.45、24.06%;Hunt-Hess分级结果显示,1级、2级、3级、4级、5级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36%、63.68%、18.40%、8.49%、7.08%.3组不同严重程度脑血管痉挛患者各供血区rCBF值均明显低于无痉挛组、TTP及MTT值均明显高于无痉挛组,且rCBF值随痉挛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TTP及MTT值随痉挛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4组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好发于高龄人群,且大部分患者入院时存在实验室指标及电解质异常;随着脑血管痉挛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rCBF值降低,TTP、MTT值延长.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流行病学特征、脑血管痉挛、血流动力学

41

R743.35(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19-03-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52-355,360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河北医药

1002-7386

13-1090/R

41

2019,41(3)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