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7386.2015.02.041
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大肠埃希菌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据报道,全球每年因感染产毒素性大肠埃希菌而发病的患者达6.5亿,并造成超过8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我国不少地区大肠埃希菌在腹泻病人的病原谱中占首位[1]。氟喹诺酮类药物是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主要抗菌药物,在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大肠埃希菌中几乎没有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菌株,但随着氟喹诺酮类( FQNS)的广泛使用,2004至2005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监测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4.9%、56.7%;2011至2012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监测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5.7%、61.6%。在我国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FQNS的耐药率处于全球前列。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为染色体介导和质粒介导[1],包括:(1)编码 DNA 解旋酶(DNA gy-rase)和拓扑异构酶Ⅳ( topoisomerase Ⅳ,Topo Ⅳ)靶酶的基因发生突变,降低了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亲和力而耐药;(2)通过外排泵使抗菌药物外排增加,同时使被排出的药物不易再透过外膜进入菌体,从而降低药物在菌体内蓄积;(3)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膜孔蛋白缺失或低表达,降低了水溶性抗菌药物的透过,使细菌产生耐药;(4)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基因机制;(5)质粒编码的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ac (6’)-Ib-er及qe-pA基因[2]。
大肠埃希菌、氟喹诺酮类、耐药机制性
R978?.1+9(药品)
2015-0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6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