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3596.2020.03.013
血流限制训练的效果、作用机制与实践策略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血流限制训练的效果、作用机制与实践策略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更好实施BFR训练提供参考.发现,BFR训练对骨骼肌的肌肥大和肌肉力量增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单独使用BFR训练可以减轻康复期间患者的肌肉废用性萎缩,BFR结合低负荷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老年群体肌肥大和力量增强.BFR结合低负荷抗阻训练被证明可以使肌肉收益最大化,锻炼群体和运动员群体均适用,既可作为一种独立的训练方法也可与传统高负荷抗阻训练相结合.尽管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代谢应激反应的增强被认为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血流限制压力参数与训练变量对肌肉的生理反应和训练适应非常重要.血流限制压力参数需要考虑袖带的材质和宽度以及施加的限制压力值和加压部位,训练变量需要考虑训练类型、训练负荷、训练量、间歇时间和训练频率.BFR结合低负荷抗阻训练,要确保使用的袖带宽度以及限制压力值适宜,通常选择完全闭塞动脉血流压力值的50%—80%.训练类型可以选择单关节训练或多关节训练,训练负荷一般选择20%—40%1RM,组间间歇时间一般安排30—60秒,训练量宜维持在较高水平(75次左右),短时高频次的训练安排是可行的.
BFR、血流限制训练、有氧运动、抗阻训练、袖带、间歇、训练量、频次
34
G804.2(体育理论)
2020-05-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7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