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763/j.cnki.jhebnu.ese.2015.04.002
抗战时期高校联办的历史解析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抢占民族战争“文教制高点”并借以维系中华民族高教事业现代化进程于不坠,绝大多数高校在迁徙流转的特殊历史环境中实行联手合作办学。或两校合并办理,或多校联手合作,或以一校为主而广纳他校抱团渡险,在政府有关政策的支持下、迁地社会各界的支助下和广大师生爱国精神的支撑下,战时高校联办不仅充分地利用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培养出国家急需的知识人才,而且在战时条件下提升了教研学术质量,对其时及后来我国高校设置的布局亦有所调整。
抗日战争时期、高等教育、高校联合办学
G529(中国教育事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中国大学与社会”12JJD770019
2015-08-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