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引发雪崩的阿勒泰极端强降雪天气成因和预报分析
在北疆典型双阻型暖区暴雪天气环流形势稳定影响下,2024年1月6-12日新疆北部阿勒泰出现一次极端强降雪过程,多站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导致阿勒泰山区多处出现雪崩,本文基于国家站和区域气象观测站逐小时实况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区域模式(CMA-MESO、CMA-TYM)和全球模式(CMA-GFS、ECMWF)预报资料,对此次过程的降雪特征、环流形势、极端性成因及模式预报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强降雪过程呈持续时间长、累积降水量大、小时降水量多等极端性特征,根据环流形势演变和降雪特征,降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累积降水量分布呈平原地区向山区递增的特征,强降雪主要集中在第二、三阶段,以上两个阶段阿勒泰北部沿山地区和山区新增积雪大、小时积雪多、雪水比大,满足雪崩形成的关键气象条件.(2)此次过程500 hPa强盛极锋锋区不断分裂短波系统先后东移影响阿勒泰,850-700 hPa长时间维持暖式切变线,并伴随强暖锋锋生,强降雪发生在300 hPa极锋急流出口辐散区、850 hPa切变线以北至700 hPa切变线附近区域.(3)第二、三阶段阿勒泰北部尤其是北部山区水汽条件异常偏强,叠加地形增幅作用,低层动力抬升作用异常强盛,并长时间维持,是造成极端强降雪的重要原因.(4)区域模式对强降雪预报好于全球模式,但对极端性预报能力仍有限.ECMWF极端预报指数预报产品(EFI)和国家气象中心集合平均异常天气预报产品(EMAF)在中期时效能较好地发现了极端天气信号,强化相关产品的应用,并结合模式定量预报结果作出调整,可进一步提升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报预警精细化服务效果.
新疆地区、阿勒泰、强降雪、极端性、雪崩
43
P458.1(天气预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青年创新团队项目
2024-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40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