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7668/hbnxb.2018.05.030

不同混作方式绿肥替代部分基施化学氮肥对双季稻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

引用
为探索化学氮肥减量配施条件下双季稻田较优的绿肥混作方式,以早稻品种中早39和晚稻品种泰优390为材料,于2016-2017年采用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绿肥混作方式(紫云英单作,AS;紫云英与满园花混作,AR;紫云英与黑麦草混作,AL;紫云英与满园花与黑麦草混作,ARL;冬闲处理,CK)与氮肥减量配施对双季早、晚稻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绿肥还田处理绿肥替代化肥氮比例,2016年为28.98% ~39.68%,2017年为30.55% ~39.47%,以AS处理较大,AL处理最低.绿肥替代部分基施化肥对水稻分蘖动态无显著影响,但各绿肥还田处理均有较好的增产效果,不同模式间差异明显,2016年早、晚稻均以AS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分别较CK增产7.3%和8.5%),其次是AR处理(分别较CK增产6.0%和7.1%);2017年早、晚稻均以AR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分别较CK增产7.2%和5.5%),其次是AS处理(分别较CK增产5.5%和4.7%).绿肥替代部分基施化肥有利于提高水稻灌浆期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与干物质积累量,进而提高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各处理在年际间有一定差异,但一般以AS和AR处理表现较好.可见,绿肥替代部分基施化学氮肥有利于提高双季稻产量,且以紫云英单作和紫云英+满园花混作效果较好.

绿肥、氮肥减量、双季稻、产量形成

33

S143.1(肥料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7YFD0301500,2018YFD0301005;农业部行业计划项目201503123-05

2018-11-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18-22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华北农学报

1000-7091

13-1101/S

33

2018,33(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