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发展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冲击与应对
互联网金融发展增大了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在金融市场途径和金融机构途径都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形成了较大冲击.在金融市场层面,互联网金融发展加剧了利率上涨、资产价格以及汇率下跌预期,使货币政策陷入"流动性陷阱";在金融机构层面,互联网金融发展提升了商业银行揽储成本、挤压了其创利空间,压抑了商业银行信贷供给意愿,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徒增、降低了抵押资产价值,增加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和冲击货币政策效力.为应对冲击,新时期应拓展货币统计口径,增强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精度;健全法定准备金制度,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扫清货币政策传导障碍;服务实体经济,增强货币政策可控力.
互联网金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数据、区块链
40
F830.3;TP393.4(金融、银行)
教育部青年基金"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金融服务共生演化机理及模式研究——基于农业价值链视角"15XJC790003;2017年重庆市金融学会"招标课题"立项课题"货币政策在互联网金融中的传导机制研究";2016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重庆市农业价值链金融创新研究"16SKGH144
2019-03-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