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469X.2015.02.001
“以农立国”思想的历史性转折——吕瑞庭与米迪刚“立国”论比较研究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以农立国”思想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即由“农业立国”转向“农村立国”,由单纯探讨“立国”问题转向对中国建设之路的探索,其本质则由“立国”时如何更好地维护农业的地位,转向“建国”中如何正确处理农业与工业的关系.期间,吕瑞庭与米迪刚(米迪刚系直隶省定县翟城村人,与其父米春明等人在翟城村推行的“村治”被认为是民国乡村自治的先河)的“立国”论不仅标志着这一转折的开始,而且构成20世纪前期探索中国建设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研究二人的“立国”论,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而且对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处理农业与工业、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以农立国、吕瑞庭、米迪刚、乡村建设
20
K2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百年史》10&ZD076
2015-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