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494/j.cnki.1002-3933.2022.02.002
民法诚信原则与劳动法适用之博弈论纲——以"奋斗者协议"和"自愿弃保"为例
"奋斗者协议"与"自愿弃保"案件背后隐含的法理可简概为民法诚信原则与劳动法适用问题.实践中的误读和误判、《民法典》缺失劳动权(益)之基本民事权利设置、共享经济下新型劳动用工和疫情与后疫情时代之多重叠加效应,导致了劳动法之"衰"与"殇".民法诚信原则同样适用劳动法含社会保障法,所谓劳动法不能适用该原则或者民法思维模式都是不严谨之"伪"命题.劳动法适用诚信原则应当考量其特殊性,惩戒权适用时,应当遵循比例原则和有利原则,并不得涉及劳动者非职业行为即私人行为和排除社会保障权.任何排除或剥夺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的约定或规章都是无效的.后劳动合同义务适用诚信原则不能"选择性""遗漏"抗辩权,如果当事人依法行使抗辩权,则不能裁定其违反了诚信原则,否则就是"伪"民法思维模式.实习关系属于特殊的劳动关系,在实习法律规范严重缺失下,用具有弥补法律不足之价值与功能的诚信原则治理"虚假实习"完全必要而且可行.
诚信原则、奋斗者协议、自愿弃保、惩戒权、社会保障权、抗辩权、虚假实习
40
DF47(经济法、财政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JA190101
2022-03-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4页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