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10/j.cnki.jhmu.20200825.003
基于网络药理学温阳解郁颗粒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温阳解郁颗粒多靶点、多成分的潜在抗抑郁作用机制,对筛选得出的cAMP等通路与之前的动物实验结果相验证,同时将筛选结果进行分子对接.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分别检索筛选温阳解郁颗粒中附子、桂枝、甘草、乌梅、大枣和生姜6味药的活性成分.利用Swiss数据库预测其作用靶点,再通过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与利用Gene Cards、OMIM等数据库查询的抑郁症相关作用靶点及基因映射取交集,得到温阳解郁颗粒抗抑郁的潜在靶点.利用Cytoscape、String软件绘制"温阳解郁颗粒?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抑郁症"网络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温阳解郁颗粒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并与之前的部分相关实验结果相验证,使用Autodock软件进行对筛选的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实验.结果:拓扑分析后取有效抗抑郁核心成分47个,潜在关键靶点有SLC6A2、SHBG、ACHE、NR3C1、ESR1等40个,参与神经递质受体传导、铵离子结合、突触后神经递质受体活动、G蛋白偶联神经递质受体活动等多个生物学过程,通过脑组织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cAMP、PI3K?Akt、MAPK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等发挥抗抑郁功效.同时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有良好的结合力.结论:温阳解郁颗粒中的有效活性成分通过多条信号通路交互、多靶点协同发挥抗抑郁功效.
温阳解郁颗粒;抑郁症;网络药理学;作用靶点;分子对接
27
R285(中药学)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
2021-11-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557-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