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10/j.cnki.jhmu.20190426.006
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尼莫地平和口服尼莫地平在健康兔和蛛网膜下腔充血(SAH)兔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并探讨皮下给药是否优于口服给药并达到目标血清浓度.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成年雄性NZW兔36只分为6组(n=6):口服尼莫地平组(5、15 mg/kg组),皮下注射尼莫地平组(2.5、5、15 mg/kg组),SAH+皮下注射尼莫地平组(2.5 mg/kg),测量各组尼莫地平的血浆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口服15 mg/kg的尼莫地平会产生更高的峰值血浆浓度(Tmax),并且增加峰值血浆浓度(Cmax),曲线下面积(AUC)亦大于5 mg/kg.对于皮下给药后观察到达到Tmax的时间具有相反的趋势,其中15 mg/kg导致较低的Tmax,并且具有比5 mg/kg更低的AUC倾向.(2)相比口服给药,皮下注射组的平均尼莫地平浓度显著大于7 ng/mL(P<0.01),且尼莫地平血浆浓度保持在7 ng/ml以上的时间明显大于口服给药(P<0.01).(3)健康NZW兔中2.5 mg/kg皮下尼莫地平产生的Cmax、Tmax和AUC值,与5和15 mg/kg皮下注射后测量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24 h测量的平均尼莫地平浓度高于7 ng/mL的目标治疗水平条件下,健康NZW兔(12.9±10.0)ng/mL和SA H(11.8±4.6)ng/mL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施用尼莫地平优于口服尼莫地平,并可以将24 h后尼莫地平血浆水平维持在7 ng/mL以上,有助于研究尼莫地平治疗SA H后延迟血管痉挛的机制.
尼莫地平、皮下注射、口服、兔、蛛网膜下腔出血、生物利用度
25
R965(药理学)
海南省自然基金项目813259
2019-07-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26-828,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