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6350.2021.17.009
压力控制通气和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对ALI/ARDS患儿的肺动态顺应性、氧合指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压力控制通气和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儿的肺动态顺应性和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期间佛冈县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接诊的90例ALI/ARDS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治疗情况,通气前、通气后24 h、通气后48 h肺动态顺应的变化及通气前、通气后24 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氮分压(PaCO2)、氧合指数的变化,并比较机械通气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6.84±1.40)d、(8.57±1.65)d、(12.43±2.5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72±1.13)d、(10.38±1.44)d、(16.37±3.02)d,病死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后24 h、48 h,观察组患儿的肺动态顺应性分别为(2.89±0.47)mL/cmH2O、(3.06±0.51)mL/cmH2O,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1±0.52)mL/cmH2O、(2.81±0.47)mL/cmH2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后24 h,观察组患儿的PaO2、氧合指数分别为(101.23±9.43)mmHg、(259.23±17.91)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79±7.07)mmHg、(220.45±16.12)mmHg,PaCO2为(40.03±3.71)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35±3.46)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机械通气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3.33%和1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潮气量肺保护通气策略治疗ALI/ARDS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动态顺应性、氧合指数,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压力控制通气;小潮气量;肺动态顺应性;氧合指数;并发症
32
R563(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广东省清远市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0727164562273
2021-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209-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