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3-6350.2016.12.002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释放膜微囊相对理想条件的体外实验研究

引用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考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释放膜微囊的相对理想条件。方法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5代后,再以血清和低氧为交互培养条件,分别进行有血清-常氧(Norm)、无血清-常氧(SF)、有血清-低氧(Hypo)及无血清-低氧(Hypo-SF)四种不同条件下的72 h培养,最后收集膜微囊进行观察鉴定,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膜微囊表面分子表达及蛋白定量。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不同培养条件下的样本照相均有观察到膜状结构,且其中心呈低密度区,多数膜结构直径不超过100 nm,部分发生聚集,整体形态学特征符合膜微囊特点;流式细胞术分析膜微囊的表面标记与来源细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相似,二者均表达CD29、CD44、CD73及CD105,对CD31及CD45不表达,提示该膜微囊为来源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收获细胞数分别为Norm培养:(1.63±0.28)×108个,SF培养:(0.72±0.25)×108个,Hypo培养:(2.32±0.34)×108个,Hypo-SF培养:(1.48±0.33)×108个,Hypo培养显著高于Norm、SF、Hypo-SF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7、6.925、4.216,P<0.05),Hypo-SF显著高于SF培养(t=2.9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rm培养与Hypo-SF培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7,P>0.05)。膜微囊蛋白总量从高到低依次为Hypo培养、Hypo-SF培养、SF培养及Norm培养,相同细胞数量所产生的膜微囊蛋白总量从高到低依次为Hypo-SF培养、Hypo培养、SF培养及Norm培养。结论低氧是促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释放膜微囊相对更为理想的条件之一,同时建议采用低氧条件下的无血清培养。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膜微囊、释放、条件、体外实验

27

R329.2+7(人体形态学)

广东省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50020003139

2016-07-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896-1899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海南医学

1003-6350

46-1025/R

27

2016,27(1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