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6350.2015.08.0403
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96例AMI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主要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收缩末容量(LVESV)等心功能指标。同时检测并比较其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B-型利钠肽(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76.09%(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均高于治疗前,LVEDD、LVESD和LVESV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为(0.51±0.10)%,高于对照组(0.48±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和LVESV分别为(48.06±3.18) mm、(35.42±3.96) mm和(101.38±9.22) ml,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后CK-MB和BNP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K-MB和BNP分别为(49.25±8.64) U/L和(217.50±33.82) pg/ml,低于对照组的(61.47±7.60) U/L和(260.45±34.11)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对AMI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急性心梗(AMI)、磷酸肌酸钠、室性心律失常
R542.2+2(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2015-05-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126-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