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6350.2014.11.063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清HDAC3、CysC和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PCI术后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胱抑素C (Cys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AMI患者42例均接受急诊PCI治疗,所有患者入院时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检测血清HDAC3、CysC和CRP水平。结果术后定期随访,与入院时比较,42例AMI患者入院时血清HDAC3和CRP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CysC水平显著降低(P<0.01)。38例病情稳定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血清HDAC3、CysC和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例再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血清HDAC3、CysC和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发ACS入院时血清HDAC3和CRP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清CysC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观察AMI患者PCI术后的血清HDAC3、CysC和CRP水平可以间接预测再发ACS的危险。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胱抑素C、C反应蛋白、急性心肌梗死
R542.2+2(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基金编号11JK0719
2014-07-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632-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