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6350.2014.02.0080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中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横岗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HIE患儿60例,在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丹参治疗HIE过程中,通过监测患儿血中PAF水平的变化与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观察其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1)HIE患儿治疗开始前及第3、7、10、14、21、28天血浆PAF逐级降低,较前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BNA评分逐级升高,第7天与第1天,第21天与第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治疗HIE急性期(28 d内),PAF水平高低与NBNA评分高低呈负相关(P<0.05).结论 治疗HIE急性期(28 d内)监测患儿血中PAF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价HIE治疗疗效的客观指标之一.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小板活化因子、NBNA评分
25
R722.19(儿科学)
深圳市龙岗区科技计划资助项目ys2012046
2014-03-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