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362/j.issn.1002-3682.20220315001
海平面上升背景下的海岸带脆弱性评价——以东营市为例
海平面上升是全球海岸带区域面临的共同威胁.构建以地面高程、地面沉降速率、沟壑密度、地表坡度、人口密度、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密度、建筑密度和斑块密度为指标的脆弱性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并采用海岸带脆弱性指数模型评价了海平面上升引起的山东东营市海岸带脆弱性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轻度脆弱区和中度脆弱区分别为2 134.79 km2和1 967.61 km2,在评价区域中占比较大,约占评价区域的33.09%和30.50%;其次为重度脆弱区和低度脆弱区,面积分别为1 061.18 km2和891.80 km2,分别占评价区域的16.45%和13.82%;极度脆弱区面积最小,为396.31 km2,仅占评价区域的6.14%.东营市的县区中,东营区几乎完全被极度脆弱区与重度脆弱区覆盖,受海平面上升威胁最严重;广饶县也拥有较多的重度和极度脆弱区;河口区内部脆弱程度东高西低;垦利区脆弱度总体相对较低;利津县是脆弱程度最低的县区,辖区内绝大部分区域为低度或轻度脆弱区,没有重度或者极度脆弱的区域.东营市各地区可参考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并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与城区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脆弱性评估的结果,适度规划海岸防护工程,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海平面上升、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层次分析法
41
P748;X826(海洋资源与开发)
中国典型河口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和保护区网络建设示范项目GCP/CPR/045/GFF
2022-09-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3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