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321/j.cnki.gzxki.ssn1002-3828.2017.02.09
天人相别:先秦时期的天人观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基本主题.天主要指自然之天,人主要指人类及其所创造的文明.天人学探讨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早在先秦时期,思想家们一致坚持天人相别说.孔子罕言天道、远离鬼神,从而倡导人道.孟子以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天然之天取代自然之天,回避天道.荀子明确提出天人相分.《老子》以为天道无亲,以区别于亲亲之仁道.《庄子》提出天人不相胜,以为天人之道不同,主张存天道而灭人道.墨家将世间分为天、鬼与人三等,在区别天人的同时,力图将人道输入天道,看似统一二者,实则弘扬人道.这便是先秦儒墨思想家们别天人的目的:通过分别天人,削减天道对人道的影响力,以突出人道的地位.
天人关系、儒家、道家、墨家
B22(先秦哲学(~前220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从天统人到人统天:中国古代天人学研究"16JJD720009
2017-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