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958/j.cnki.gdxbysb.2022.03.003
空间冲突与存在之思 ——高尔基《底层》论析
《底层》属于典型的人像展览式结构,时间被压缩,空间被凸显."底层"既是物理空间,也是伦理空间,是被排除在正常社会规范之外的异托邦.人物通过介入、脱离该空间而划出各自的生命轨迹.与"底层"相对的是"上层",二者组成完整的内部空间;与内部空间相对的是由国家权力控制的外部空间,空间的跨越造成戏剧冲突.与物理空间相对的是记忆空间和想象空间,三重空间互相碰撞,突出生存境遇的危机,把该剧引入形而上层面的思考.而生存空间的丧失,或者说"无空间性"所引起的存在的焦虑是剧中人物所面对的本然性问题.高尔基没有给人物安排通向"黄金之国""正义之邦"的道路,留下一片混茫,召唤读者去进行一场存在之思.
空间冲突、空间丧失、空间焦虑、存在之思
36
J05(艺术评论、欣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8BB031
2022-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