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1-444X.2006.04.002
边缘地带——有感于贵州当代艺术的现状、处境及其他
在计划经济时代,美术作品的创作、展览主要是为当时的政治运动服务.伴随改革开放的大潮,贵州与全国同步,迅速步入市场经济时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贵州美术界在突出强调地域性、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同时,也历经过西方各种现代艺术思潮的洗礼.随着新旧世纪的交替,贵州当代艺术创作再度活跃,但由于贵州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在短时期内不可能建立起一套有利于当代艺术成长、发展的有效机制,贵州当代艺术的整体现状不容乐观.中国当代艺术历经二十余年的曲折发展,同样未能打破中心与边缘泾渭分明的格局;在当代艺术高度商业化的今天,艺术家似乎必须努力打造出自己的个人图式、商标和品牌,并按照西方的游戏规则炮制出具有"中国性"的当代艺术,如果幸运之神降临,方有可能在当代艺术阵营中异军突起,成为艺术的"新贵"和"富豪".
计划经济时代、艺术政治化、市场经济时代、艺术商业化、贵州当代艺术、现状处境、中国当代艺术、图式品牌
20
J05(艺术评论、欣赏)
2007-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