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1108.2014.06.019
汉唐时期《黄帝内经》古籍数据库建设研究
目的:利用知识仓库建库管理系统平台(TPI),实现对汉唐时期《黄帝内经》古籍的各种传本、校刊本、注释本进行系统收集、整理、识别、归纳,完成《内经》古籍数据库中汉唐时期的古籍资料建设.方法:依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等史籍中所收载的医经目录为基础,收集历代学者对《内经》版本考证研究成果,辑录汉唐时期《内经》不同版本,将汉唐时期《内经》不同版本转换为PDF格式,录入于数据库,建立汉唐时期《内经》传本系统.结果:完成汉唐时期《内经》古籍著录四十七本,收录《内经》各种古籍版本12种,分别进入《内经》古籍数据库中的通行本、注释本和校勘本类别中.结论:从西汉到唐中叶是《内经》各种古籍版本流传最早、最丰富的鼎盛时期,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汉唐时期的《内经》古籍多数散亡,少部分流失于海外.利用现代先进数据库技术,通过系统收集、归纳和整理,建立《内经》古籍数据库,为保存汉唐时期《内经》珍稀善本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使《内经》知识的载体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汉唐时期、黄帝内经、数据库、TPI平台
36
R221.3(中医基础理论)
1.贵州省教育厅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黔教社发2006373-71;2.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研究专项基金,项目中医科发20101-101
2014-12-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