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780X.2000.01.010
清镇创经济强县不可忽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实践的启迪与现实的选择
以乡镇企业为特色的江浙模式,以海外资本为主导的深圳速度、浦东效应和海南样板启示我们,将区域经济增长点定位于非公有制经济部门,是目前地区经济发展的最佳切入点.因为,当前的国有企业老大哥困难重重,作为集体经济成份的乡镇企业二次创业还未飞跃,历史的重任自然该交给轻装上阵的小兄弟--非公有制经济.据中国年鉴记载,1997年,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产值为18096亿元,占全国GDP的24%,解决就业岗位8600万个,吸纳下岗职工350万多人,可见,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东部地区就看准了非公制经济的潜力,并在实践中取得长足的发展.这不能不说是拉开东西部差距的原因之一.1998年,浙江从事个体、私营工商业的"浙江军团"已达200多万户,注册资金逾800亿元.而在同一时期贵州从事个体、私营工商业的仅有43.5万户,注册资金才115亿元.据统计,东部地区非公有经济成份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为67%,而西部地区还不足40%.为此,许多经济工作者呼吁,要缩短地区经济的差距,决不可忽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清镇、经济强县、非公有制经济、经济成份、私营工商业、东部地区、注册资金、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经济发展、地区经济、浙江、下岗职工、西部地区、西部差距、实践、就业岗位、经济增长、经济部门、江浙模式、国有企业
F1(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2005-06-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