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531/j.issn.1672-9935.2023.07.005
显微镜下部分椎板切除手术治疗椎管内脊膜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显微镜下部分椎板切除手术治疗椎管内脊膜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20-12采用显微镜下部分椎板切除手术治疗的43例椎管内脊膜瘤(砂粒体型22例,脑膜上皮型17例,过渡型2例,血管瘤型2例),比较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和McCormick脊髓功能评分.结果 4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6-41个月,平均32.3个月.术后脊柱三维CT检查未发现肿瘤所在节段椎体小关节突破坏,脊柱稳定性未破坏.术后复查MRI显示肿瘤均全部切除.术前McCormick脊髓功能评分:Ⅰ级10例,Ⅱ级18例,Ⅲ级8例,Ⅳ级7例.术后1周McCormick脊髓功能评分:Ⅰ级17例,Ⅱ级14例,Ⅲ级5例,Ⅳ级7例.末次随访时McCormick脊髓功能评分:Ⅰ级34例,Ⅱ级7例,Ⅲ级2例.术后McCormick脊髓功能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疼痛VAS评分为(5.14±1.15)分,术后1周为(1.49±0.71)分,末次随访时为(0.91±0.48)分;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较术后1周降低(P<0.05).结论 显微镜下部分椎板切除手术治疗椎管内脊膜瘤可取得满意疗效,术中能充分显露脊膜瘤并直视下全切除,手术安全性高,可以有效保护脊髓,不影响椎体稳定性,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椎管内脊膜瘤、部分椎板切除、显微镜、脊髓保护
38
R681.5(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漳州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23-08-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694-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