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9935.2000.01.005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同间隙再突出与不稳的防治
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传统腰间盘手术对腰椎运动节段稳定性的影响,为某些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法的改进,提供临床及试验室依据.方法分临床及试验室两部分.临床部分回顾分析了我院近十年开展腰椎间盘手术620例,对手术疗效进行了随访及评定.试验室部分选用新鲜尸体4个腰椎运动节段,分别对腰椎间盘进行不同程度的破坏,包括未破坏、用环钻破坏纤维环、刮除部分髓核、彻底刮除间盘组织.通过夹具将相邻椎体固定于试验机上,通过百分表测量腰椎椎体在矢状面上的水平位移,比较在不同负荷下水平位移位的变化.结果临床上620例腰间盘手术后随访超过半年,按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84%,22例进行了两次以上的手术,再手术率3.6%.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是:同间隙复发及病变节段不稳定.这类患者具有术前年龄偏大,X线平片存在腰椎退行性改变等特点.试验结果,髓核刮除困难,传统间盘手术只摘除1/3~1/4的髓核.手术破坏了纤维环张力及髓核的完整性,造成该运动节段的潜在不稳,是引起同间隙病变的主要原因.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在尽量摘除髓核的同时要考虑腰椎节段稳定性的问题.对年龄偏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若存在椎间隙狭窄、椎体边缘骨刺形成等退行性改变,建议摘除间盘同时行螺纹融合器(threaded fusion cage,TFC)椎间融合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同间隙复发、再手术、TFC
15
R6(外科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