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675/j.issn.0253-4304.2019.21.07
不同手术方法对Ⅰ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 对Ⅰ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Ⅰ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后路切开复位联合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路切开复位联合椎板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测量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Harris评分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以及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均大于或长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HSS评分及ODI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胸椎后凸角、矢状面平衡及颌眉角均小于术前,腰椎前凸角均大于术前(均P<0.05),且观察组术后矢状面平衡小于对照组,颌眉角大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后其他脊柱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骶骨倾斜角均大于术前,骨盆倾斜角均小于术前,且观察组骶骨倾斜角大于对照组,骨盆倾斜角小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手术前后骨盆入射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后路切开复位联合椎板间植骨融合术相比,采用后路切开复位联合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Ⅰ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更有利于恢复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维持脊柱稳定性.
Ⅰ度腰椎滑脱、腰椎峡部裂、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后路切开复位、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椎板间植骨融合术
41
R681.57(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2019-12-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705-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