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16190/j.cnki.45-1211/r.2020.03.023

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预后评价

引用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影响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病历资料完整的306例局部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淋巴结转移情况,总结淋巴结转移模式,分析不同淋巴结转移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306例局部晚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中,141例(46.1%)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阶梯式淋巴结转移者101例(71.6%),跳跃式淋巴结转移者40例(28.4%).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FIGO分期晚(OR=2.936;95%CI:1.955~4.411)、脉管转移(OR=2.441;95%CI:1.539~3.874)、宫旁浸润(OR=1.902;95%CI:1.084~3.337)、分化程度低(OR=1.552;95%CI:1.119~2.153)为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P<0.05),而宫旁浸润者(OR=2.540;95%CI:1.148~5.621)发生跳跃式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增加(P<0.05).病例随访时间1~11年,淋巴结阴性者总生存时间较淋巴结阳性者长,而阶梯式淋巴结转移者总生存时间较跳跃式式淋巴结转移者长(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模式对宫颈鳞状细胞癌预后有预测价值,可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线索.

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预后、跳跃式淋巴结转移

37

R737.6(肿瘤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题资助项目No.z2014391

2020-06-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69-473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1005-930X

45-1211/R

37

2020,37(3)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