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8411.2007.01.011
2006年晚稻丰两优一号结实率偏低的气象成因分析
通过对玉林市2005~2006年晚稻的观测和调查资料与气象资料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后得知,2006年晚稻丰两优一号结实率明显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幼穗分化的敏感期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低温天气过程.其它品种之所以受害不重,结实率基本正常,主要是由于不同品种对温度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丰两优一号是来自气候和自然条件迥然不同的安徽,相对于广西、广东培育出来的品种对低温的敏感性要高得多,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鉴于丰两优一号2006年晚稻引种玉林所造成的损失而得到一些启示,在以后的良种引进过程中,应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做好农业气象灾害的评估工作,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品种的潜在风险.丰两优一号在玉林作双季晚稻栽培能否成功,
晚稻、丰两优一号、结实率偏低、气象条件、对策
28
S162.8(农业气象学)
2007-05-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