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1191.2019.07.30
清远麻鸡快慢羽品系产蛋性能比较分析
[目的]明确清远麻鸡快慢羽系产蛋性能差异,并分析清远麻鸡慢羽系中Z染色体上K基因座禽内源性白血病毒21基因(ev21)对产蛋性能的影响,为下一步培育无ev21基因清远麻鸡品系及开展抗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不同产蛋模型拟合不同羽速清远麻鸡的产蛋曲线,寻找最佳模型并分析产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PCR-RFLP检测清远麻鸡慢羽系中ev21基因的插入情况.[结果]清远麻鸡慢羽系的开产日龄极显著迟于快羽系(P<0.01,下同),但开产体重和开产蛋重、40周龄蛋重及64周龄产蛋量均极显著高于快羽系,清远麻鸡慢羽系的40周龄体重极显著低于快羽系.利用伍德模型、杨宁模型和分室模型分别对清远麻鸡快慢羽系的产蛋率进行拟合,发现慢羽系和快羽系均以杨宁模型拟合的效果最佳,对应的拟合度(R2)分别为0.966和0.974.在清远麻鸡慢羽系中,L1亚群(含ev21基因)和L2亚群(不含ev21基因)间的产蛋性能差异均不显著(P>0.05),即ev21基因存在与否对产蛋性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清远麻鸡慢羽系产蛋性能优于快羽系,具体表现为产蛋率高,蛋重,且产蛋量多;ev21基因存在与否对清远麻鸡慢羽系产蛋性能无直接影响.清远麻鸡慢羽系产蛋性能尚有提升空间,因此生产上需加强其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清远麻鸡、快羽系、慢羽系、ev21基因、产蛋性能
50
S831.91(家禽)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B020233007;广东省肉鸡商业化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项目粤科函产学研字〔2017〕1649号;广东省动物分子设计与精准育种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2019B030301010
2019-08-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625-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