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2095-1191.2009.07.001
全球杂交水稻研究与发展概况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长期以来曾被认为没有杂种优势,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科学研究证明水稻是具有杂种优势的.1976年,中国在世界上首先成功将杂交水稻应用于生产,引起世界各国对改进水稻生产技术和高产的关注.经过30多年的改进、发展,杂交水稻生产技术已非常成熟.中国之外的一些国家、国际研究机构、私人公司都已培育出多种多样的杂交水稻亲本和可用于生产的杂交组合.从已获得成功的国家看,杂交水稻的生产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扶持以及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在技术和材料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和中国在技术上给予的无私帮助.私人公司的加入是某些国家杂交水稻生产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由于考虑到人多地少和粮食安全问题,大部分国家都希望发展杂交水稻,但是如果没有较强的研究设施和较好的种子生产体系并能够实施,杂交水稻要进行大规模生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热带国家,如何提高水稻制种产量是关键.让农民按照要求种植杂交水稻从而获得高产,也是技术推广上的重点.杂交水稻生产技术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需继续挖掘其最大的潜力以获得更高的产量从而适应人多地少的需要.今后.对水稻需求的增加将会超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许多国家的水稻产量,世界水稻生产需要提高.但是土地、水和劳动力不断减少.改革和探索杂交稻生产技术,提高杂交稻研究的力量,在全球范围内交流信息、技术和材料,是今后持续发展杂交稻生产体系的主要动力.
杂交水稻、全球、研究与发展、高产制种、技术推广
40
S511.035.1(禾谷类作物)
2009-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79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