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88/OPE.20111910.2355

镀膜光纤探针近场捕获的模拟与实验

引用
为提高近场捕获的能力与灵活性,研究了一种利用镀膜光纤探针对纳米微粒进行近场捕获的方法.采用麦克斯韦应力张量和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建立了近场中纳米微粒的作用力模型,通过光阱力与其他作用力的比较讨论了近场捕获的稳定性,并根据各轴向光阱力的分布情况分析了纳米微粒的捕获尺寸与捕获位置.结果表明,只有当微粒尺寸小于探针孔径时才存在捕获效果,探针尖端不同位置出现不同捕获过程,在光阱力的作用下微粒最终被捕获至孔径边缘并形成圆状分布.结合纳米定位与检测方法,设计了全光纤低损耗的光纤探针近场捕获系统,并对120 nm的聚苯乙烯微粒进行了捕获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极低的激光功率能把粒径为激光波长1/7的纳米微粒捕获至光纤探针尖端,并形成内径与探针孔径一致的圆环状分布.该计算与实验结果为近场纳米操作的实验研究打下了基础.

近场捕获、光阱力、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法、麦克斯韦应力张量、光纤探针

19

TN253(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90923041;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开放研究基金重点项目SKLRS-2010-2D-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HIT.NSRIF.201171;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项目B07018

2012-03-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2355-2365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光学精密工程

1004-924X

22-1198/TH

19

2011,19(10)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