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7593.2017.06.007
可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防旋刀片髓内钉联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分析及对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可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 (EPFN) 与股骨近端防旋刀片髓内钉 (PFNAⅡ)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变学、骨代谢、血液相关指标和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n =45) 和治疗组 (n =45).治疗组行PFNAⅡ内固定微创治疗,对照组行EPFN内固定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血流变学指标、骨代谢及血液相关指标.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和负重时间明显缩短 (P <0.05或 P <0.01).术后两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和红细胞刚性指数等血流变学指标均较术前显著下降,而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术前明显升高 (P<0.05或P<0.01),且组间差异显著 (P <0.05或P <0.01).术后治疗组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 (PINP)、甲状旁腺素 (PTH)、25 -羟基维生素 D3 (25 - (OH)2D3) 水平和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 (P<0.05或P<0.01),并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 (CTX-Ⅰ)、PTH、骨钙素 (OC) 和25 - (OH)2D3水平手术前后均无明显差异 (P>0.05),但Harri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 (P<0.01).术后两组C-反应蛋白 (CRP)、超肌红蛋白 (Myo) 和肌酸磷酸酶 (CK) 水平较术前显著降低 (P<0.05或 P <0.01),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P<0.01).结论 PFNAⅡ内固定微创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可改善机体血液高凝状态,平衡机体血骨代谢指标水平,更有利于机体髋关节功能恢复,疗效确切.
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刀片髓内钉、可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骨代谢、血液流变学、髋关节功能
38
2016年度张家口市科技局与地震局项目1621125H
2018-03-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67-27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