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 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小板钙离子浓度的变化
@@ 钙离子信号可用于控制细胞内许多进程,脑老化和神经系统变性病如阿尔茨海默病(AD)的钙假说提出钙水平长时间、轻度的增高或钙离子内环境的破坏是导致神经元老化的细胞机制;钙离子内环境的变化可能与AD的神经病理相关,究竟钙离子水平的变化是致病作用的因还是果至今未明.获取AD患者活的脑细胞非常困难,尸解后脑细胞已发生了许多变化,不利于研究.研究发现AD患者可能是钙离子内环境整体系统的损伤,而非只限于脑细胞损伤,而且β-淀粉样前体蛋白是由人的血小板释放,被血小板信使RNA编码,提示血小板可能是研究AD功能异常的理想外周细胞.该文检测了22例AD患者(男14,女8,平均年龄69.5±1.6岁),16例年龄匹配、无认知障碍老龄正常对照(男9,女7,平均年龄71.1±1.1岁),17例年轻健康对照(男5,女12,平均年龄31.9±2.4岁).在AD组68.2%为轻度痴呆,31.8%为中度痴呆,36.4%具有ApoE ε 4等位基因.空腹采血、立即离心收集血小板,采用荧光法(激发波长490nm,发射波长530nm),以fluo-3作为长波长荧光指示剂测定钙离子浓度,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小板、离子浓度、钙离子信号、平均年龄、脑细胞损伤、淀粉样前体蛋白、环境、荧光指示剂、致病作用、整体系统、细胞机制、统计分析、神经系统、神经病理、认知障碍、离子水平、老化、激发波长
22
R74(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04-0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38-239